“多杆合一”智慧合杆项目
发布日期:2022-08-01 14:25:54 浏览次数:
"多杆合一"智慧合杆项目,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有效改善城市面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近年来,全国多地发布地方道路合杆工程技术导则,规范道路灯杆及相关设施的安装,推动智慧灯杆行业发展,助力智慧城市。
多杆合一集成了各种杆件、底盘、配套管道、动力、监控设施等。,而且涉及到很多东西。
合杆项目的设计和规划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
电源设计
1.合杆改造工程应统一道路照明设施、合杆及合箱设施等沿线电力设施的供电设计,设置一体化机箱向设施供电,满足各类设施的近期和远期用电需求。
2.照明设施、合杆和共用底盘设施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3.照明设施、合杆及共用机箱设施用电应按单向进线和分路计量,设备应布置在一体化供电机箱内。
4.设计配电系统时,应重新计算用电量,配电点应布置在用电负荷集中的地区。
5.配电系统接线采用树干式放射连接,用于各级综合机箱之间的配电系统,综合机箱至终端电气设备的配电系统采用放射连接。
管道设计
1.配套管道敷设数量不少于6根100mm镀锌钢管,其中2根为高压管,4根为低压管。
2.人行道配套管线埋深不小于0.5m,强弱电管线净距不小于0.25m,可采用不同管线颜色区分不同权属单位。
3.手孔应根据综片合杆上的设备负载进行配置。
4.A、B类综片合杆基础应预设8根φ 50mm弯管(弯曲半径不小于0.5m)与支撑手孔连接,其他综片合杆基础应预设4根φ 50mm弯管(弯曲半径不小于0.5m)与支撑手孔连接。
接地设计
1.道路照明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TT系统或TN-S系统。当采用TT系统时,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进行间接接触保护;当采用TN-S系统时,如果熔断器或断路器不能满足间接接触式保护的要求,可通过敷设剩余电流保护器进行保护。需要注意的是,PE线一定不能接剩余电流保护器。
2.金属灯杆及部件、灯壳、配电、底盘等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导体连接。
3.信号使用的接地体应与交叉口设计区域内的其他接地体有效连接。
4.SPD应安装在综合杆配有信息设备和各种底盘上,并应为综合杆配有无信息设备预留SPD安装空间。
5.应执行《电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使用指南》GB/T 18802.12和《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使用指南》GB/T 18802.22。
6.信号灯系统不与其他系统接地端子共用,浪涌保护接地端子独立设置。
7.在综合杆和装有信息设备的各种机箱内设置等电位联结条,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部件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有效接地。
智能路灯合杆行业的发展在智能城市、新型基础设施、5G商用的推动下不断前进。但在推进“多杆合一”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杆体数量多、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问题。各地仍需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和规范政策和智能灯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