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定制流程 让您真正省心省力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多杆合一赋能智慧化与美学升级

发布日期:2025-05-15 13:45:27 浏览次数:

       多杆合一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各类杆件(如路灯杆、交通信号杆、监控杆、指示牌杆等)进行整合,实现"一杆多用"的城市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模式。这一整治工程在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空间品质提升中具有重要意义:

 

1. 空间优化:减少道路两侧杆件林立现象,释放更多公共空间 

2. 视觉美化:消除"视觉污染",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天际线 

3. 资源节约:降低重复建设成本,提高设施利用效率 

4. 智慧集成:为5G基站、环境监测等智慧城市设备提供载体 

5. 管理统一:便于后期维护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多杆合一实施路径 

 

规划先行,统筹设计 

 

制定多杆合一专项规划,明确技术标准和实施范围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打破市政、交通、公安等部门壁垒 

采用分级分类策略,区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不同道路类型 

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同步推进,避免重复开挖建设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研发多功能复合杆体,满足荷载、高度、接口等多样化需求 

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包括杆体材质、颜色、标识系统等 

开发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对整合后杆件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应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未来功能扩展和升级 

 

实施策略与步骤 

 

1. 试点先行:选择条件成熟路段开展示范工程 

2. 存量改造:对现有杆件进行逐步整合替换 

3. 增量控制:新建区域严格实行多杆合一标准 

4. 分步推进:按道路等级和区域重要性制定实施时序 

5. 评估反馈:建立效果评估机制,持续优化实施方案 

 

多杆合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主要挑战 

 

部门协调难:多头管理导致权责不清 

技术标准缺: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资金压力大:前期改造成本较高 

产权界定复杂:杆体上设备归属不同主体 

后期维护难:多功能集成增加维护复杂性 

 

解决对策 

 

立法保障:出台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明确各方责任 

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 

智慧运维: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预测性维护 

利益共享:建立杆体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提高社会接受度 

 

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 

 

国内实践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多杆合一改造,杆件减少60%

深圳:前海片区"智慧路灯"整合12种功能 

杭州:结合亚运会场馆建设推进多杆合一 

雄安新区:从规划阶段就实行多杆合一标准 

 

国际经验 

 

新加坡:"空中走廊"计划整合各类城市设施 

东京:表参道"隐藏式"城市家具设计 

伦敦:金丝雀码头多功能智慧灯杆系统 

巴塞罗那:超级街区模式下的街道设施整合 

 

多杆合一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协同效应 

 

1.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为5G、物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基础设施载体 

2. 改善步行体验:释放更多人行空间,提升步行舒适度 

3. 塑造城市特色:通过定制化设计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4. 推动低碳发展:减少材料消耗和施工碳排放 

5. 提高应急能力:集成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等功能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城市治理理念更新,多杆合一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智能化:集成更多AI、大数据应用功能 

生态化:结合光伏发电、雨水收集等绿色技术 

艺术化:成为城市公共艺术载体 

服务化:拓展便民服务功能(如充电、WiFi等)

标准化:形成全国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管理体系 

 

       推进多杆合一整治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多方协同,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打造更加整洁、智慧、宜居的城市环境。